鄭成功與蚵仔煎

蚵仔煎原本是台灣夜市中一道很平常的傳統小吃,忽然間成為「阿陸仔」(陸客)的最愛,但或許你不知道蚵仔煎與鄭成功及海上貿易有著密切的關係。

 

    話說西元1661年4月,鄭成功率25000大軍及400艘戰艦攻打台灣,順利攻下普羅民遮城(今赤崁樓),接著進圍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鄭軍一上岸即面臨糧食不足的問題,只能以番薯、豆類等食物勉強苦撐。

 

    不久,適逢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需要祭祀屈原水神,因為鄭軍是以水師為主戰力,祭祀水神是重要大事,,可是無米包粽子,只好用番薯粉打漿與豆芽、蚵、蝦等海產煎熟,代替粽子當是祭品應節。基本上,它原是貧苦的代餐。

 

    第二年,鄭成功於端午節後三天病逝於安平,安平人約定每年五月五日端午節同時紀念國姓爺歸天,於是家家戶戶以蚵仔煎過節,相沿成俗,直到光復後才轉為以粽子過節。

 

    你是否注意到安平的蚵仔煎特別加入了其他地方的蚵仔煎所沒有的豆芽菜?那是因為明代海上貿易已經非常發達,在中國南方,尤其福建廣東地區,瓷器裝箱上船外銷之前,瓷器四周都撒滿綠豆,開航前浸水數日發芽,成為瓷器的最佳防震包材,同時兼是船員海上的蔬菜。所以當時包圍熱蘭遮城,主糧雖然匱乏,但是沒有匱乏問題的豆芽菜卻躍入蚵仔煎,成為不可或缺的配料。

 

    好吃的蚵仔煎必須具備以下的要件:

一、蚵要新鮮。

二、番薯粉加水的比例要適當。

三、蛋要煎得老香。

四、醬汁佐料的配方要很講究。

五、最好加入一點肥豬肉炸過油的渣,以增香味。


PICT0328.JPG PICT0330.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9712047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